媒体关注丨周原冰——没有穷尽了的真理,真理总在延伸

发布者:戴琪发布时间:2021-05-26浏览次数:204


没有穷尽了的真理

真理总在延伸


  周原冰仅有初中学历,年纪轻轻就参加了革命。但他自学成才,结合实践不断思考,笔耕不辍,留下了26种专著和近300篇的论文和杂文。用他自己的话说:“我是在革命队伍中自学成才的土教授。” 

  为适应接管旧上海、建设新上海的需要。上海市委指定周原冰等负责筹建市委党校。1949年6月,上海市委党校成立,周原冰出任教育处处长,实际负责党校工作,并将兴趣逐渐集中到道德科学领域。

  伦理学在我国作为一门学科始建立于上世纪60年代,周原冰就是在50年代的草创时期开始了他伦理学研究的学术生涯,并以其不懈努力和卓著成就成为我国伦理学学科的开拓者。

  至1955年,他的《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》《谦虚与骄傲》等七部著作先后出版。《谦虚与骄傲》再版了8次,重印18次,对党的思想道德建设产生了积极作用。同年出版的《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》一书,则标志着周原冰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系统研究道德科学原理的开始。

  1957年《学术月刊》创刊,周原冰为首任总编,60年代,他连续发表《道德和道德科学》等多篇文章,集成《道德问题论集》,发行量高达21万册。

  改革开放后,他出任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,大力推动该校政治学、法学、社会学、伦理学等学科建设。1979年,他与周辅成、罗国杰共同倡议成立中国伦理学学会,并长期担任该学会副会长和上海市伦理学会会长。

  周原冰有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,也有着谦虚低调的品格。他曾说:“我只是一个经过风浪、不敢忘记时代要求和自己责任的小卒而已。”



周原冰(1915—1995)

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家


  原名周元斌。安徽天长人。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。新中国成立后,历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育处处长兼秘书长、《学术月刊》总编、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、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。为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、上海市伦理学会会长。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,着重研究共产主义道德,提出道德形成和发展的“合力论”、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结构、四条基本原则和三个发展阶段等理论。著有《共产主义道德通论》、《谦虚与骄傲》、《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》、《道德问题论集》、《道德问题丛论》等。


阅读原文


记者丨吴梦宁 杨小路

来源丨淮海中路六二二弄

编辑丨郑海容

编审丨戴琪


更多阅读:

文汇报丨周原冰: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学科奠基人